首页 /

【走进课堂】交大-理大合办MBA项目2024级2班《财务分析与估值》课程回顾

2025-09-28 11:07:17

-

摘要

课程的开篇,陈教授就为我们搭建了扎实的基础框架:从财务分析的核心工具入手,学习了如何通过财务比率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运营效率,如何从现金流量表中识别真实的经营活力;而估值部分则覆盖了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的基本逻辑。课程的核心框架之一,便是通过剖析三大核心维度来评估企业的质地和风险:行业周期、固定资产占比与财务杠杆的运用。这三大维度相互关联,是进行深度财务分析与估值的前提。

 

 

陈欣 教授

 

陈欣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浦发银行金融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徐汇区政协委员、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 杂志副主编、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独立董事专委会委员,以及上海临港控股、厦门银行、大明国际等公司的独立董事。陈欣教授于2005 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发改委主任助理、云南省信用增进公司董事长、云南光华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并曾在世界银行、中国人民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奥胡斯大学、云南大学及安泰经管学院等机构工作或访问。

陈欣教授主要研究会计与资本市场、公司财务、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及证券投资策略等领域,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金融研究》、《审计研究》、Accounting and Finance、Asia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China Economic Review、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获得多项学术研究奖项,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还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课题咨询,所提出的建议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国安办、全国政协、民建中央、上海市、云南省相关部门录用,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领导批示,并获得多项参政议政奖项。

 

 

 

 

 

一、行业周期:定位兴衰的坐标轴

课程通过中远海控案列,拆解了强周期行业 “盈利峰值与低谷交替” 的规律 —— 比如航运业受全球贸易量影响,2021 年中远海控净利润暴增,2023 年后随周期回落,通过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数据判断行业所处阶段,避免在周期顶点误判长期价值;而贵州茅台、海天味业所在的消费行业,属于弱周期行业,需求稳定、业绩波动小,这也解释了其估值长期更稳健的底层逻辑。

 

 

二、固定资产占比:洞察商业模式的重资产之锚

这一指标直接关系行业的盈利弹性与风险承受力。我们对比分析了京东方、士兰微与东方甄选的差异 —— 前者作为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比超 50%,前期投入大、折旧压力重,一旦产能利用率不足(如面板价格下行期),净利润会大幅承压;而后者属于轻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比不足 10%,更多依赖人力与技术,现金流更灵活,抗周期能力更强。

 

 

三、财务杠杆运用: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双刃剑

财务杠杆是放大收益与风险的加速器,而其运用是否合理必须与行业特性结合判断。以华夏幸福、中国恒大与格力电器、中国中免对比为例,房地产行业因开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天然依赖高杠杆,但当行业调控收紧、销售回款放缓时,高杠杆会快速放大债务风险;而消费行业现金流稳定,格力电器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 60%-70%,以经营性负债为主,杠杆水平与行业特性适配,既能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又不会过度暴露风险。

最后陈教授从三个方面做了课程总结:

(1)好公司的几个层次:产品优秀并不见得公司就赚钱、产品赚钱不见得公司资产收益率就高、股东投入的账面回报率高不见得买股票就能盈利。

(2)影响股票表现的关键因素:现金流增长的预期、盈余的会计质量、公司治理对外部人是否友好、当前估值与增长预期是否匹配、国家行业政策、宏观市场因素。

(3)财报分析如何创造价值:要深刻理解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其持续性、对国家政策保持敏感、需要充分掌握中国市场资本运作的规则、可以筛选出被低估但又具备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来赚公司成长的钱、实现认知范围内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匹配!

在紧张的学习间隙,宋逸晨同学为我们带来了YOLO(You Only Look Once)目标检测技术的介绍及运用。让课堂视角从 “财务数据” 延伸到 “技术赋能”,从技术本身“高效、及时、学习使用成本低”的特性,谈到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实际价值。

 

 

四、小组案例汇报

每个小组基于课程所学的分析框架和估值方法,选择了不同的企业进行深度剖析与估值演示。有的小组选择了新能源领域的巨头,运用行业周期理论论证其成长空间;有的小组聚焦互联网科技企业,深入剖析其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ROE驱动因素;也有的小组选择处于转型中的公司,谨慎评估其高资本投入和财务杠杆背后的风险与机遇。

文章最后,感谢交大-理大合办MBA项目2024级2班的李世伟同学对整体课程内容的细致梳理。


文字作者 | 李世伟

排版 | 刘亦轩

出品 |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项目创业与投资实践教学基地

 

 

瞿磊

《钗头凤·财务分析及估值》

 风云荡,威天降,列兵阅阵三军仗。国运旺,人欢畅。金牛起势,股海潮涨。爽!爽!爽! 表三张,玄机藏,教法析理有欣郎。学良方,循良章。乱云飞渡,无限风光。强!强!强! 九三阅兵全球瞩目,彰显盛世国力,护佑中华国运。股市似乎也在呼应这波强大心理喑示带来的资本红利,虽然不一定强关联,但从大盘走势上能印证一二(个人见解)。于股民、股市及上市公司来讲,也是乐见的。爽!爽!爽!多久没有的“酣畅淋漓”! 恰好选修了陈欣教授的《财务分析及估值》课程,作为本期交大-理大合办MBA项目2024级2班的第一次选修课,幸运选中!数十个上市公司的鲜活案例,在陈欣教授如“庖丁解牛"般的娴熟“教法析理"中,各自暗藏的玄机被层层揭示,再从披露的财务报表报告及各类数字数据中破解未来趋势的密码,其乐无穷!当然,风险是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善意提醒,若能基于企业基本面的价值判断,再加上一定的“长期主义”(因人而异),或许会有与国家社稷共成长的意外惊喜(从整体看,因企业有异)。选修这门课无疑是“超值”的,认真学、思、悟后,至少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几分“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理性淡定,也可能会为自己多带来一些“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机会。强!强!强!能学能赚的“意外惊喜”! 补记:写词时“教学析理有欣郎”原想为“教学析理上财郎",突出老师是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的身份,无奈“上财郎”谐音“上豺狼”,只得作罢。后用“欣郎”,既有老师的名,又有借意古法的“亲切”呼唤,且用。

 

 

吴剑侠

在未上这门课之前,我脑海中《财务分析及估值》的上课内容大概是教授给我们讲解一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然后分析解读再结合估值模型计算企业价值。但是陈欣教授的《财务分析及估值》课程让我耳目一新,不仅颠覆了原来的初浅认知,更是跳出 “就财报看财报” 的局限,学会思考在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环境下应该如何更准确地解读企业价值。

课程以丰富的案例为锚点,从联想控股的公司治理、贵州茅台的营销改革,到中国恒大的风险暴露、盐湖股份的重整博弈,覆盖了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每一个案例都不是孤立的分析,而是结合管理者动机、制度环境拆解会计政策与业绩逻辑,让我深刻理解 “企业财务数据背后是企业战略与经营的实质,而企业内在价值是来自以加权平均资本为贴现率的自由现金流现值”。课程不仅讲授了财务分析工具与估值方法,更通过 “中特估”“商誉减值” 等实务议题,串联起理论与实践,比如分析中远海控时,我学会从班轮联盟视角理解强周期企业的波动逻辑;研究东方甄选时,能透过资本运作看到企业增长困境。小组报告与课堂问答的互动形式,也让我在协作中提升了财报解读与估值建模的实战能力。

这门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提升了我 “穿透数据看价值” “穿透股价波动看管理层动机”的思维,对未来从事投资决策或企业分析工作极具启发,获益匪浅。

 

 

万雷明

修完陈欣教授的《财务分析与估值》课程,深感受益匪浅。陈教授不仅学术造诣深厚,于会计与资本市场、公司金融、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及证券投资策略等领域著述丰硕,更难得的是他长期扎根实务界,与主流财经媒体保持深度互动,使这门课程在严谨的学术框架之下,涌动着真实市场的脉搏。

课程从财务分析与估值基础理论开始,结合大量丰富而鲜活的企业案例——涵盖混改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消费品类企业以及困境与重组型企业等多个类型——例如京东方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融资模式、格力电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贵州茅台的价值挖掘、盐湖股份及力帆科技的重组解析等,将财务分析与估值理论巧妙融入企业资本运作、战略布局与风险博弈的现实情境中。通过课前材料的阅读和课上精心设计的课件讲解,我逐步理解到,财务分析远非停留在数字表面的机械计算,而是透视企业价值与风险的重要“透镜”。

陈教授的课堂一次次向我们证明:财报背后是管理决策,比率之下是行业竞争,估值之中是未来预期。这一切让我真正体验到财务分析不再枯燥,反而成为理解企业生命力的实用“利器”,也让我对其中的逻辑与趣味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敬畏。

 

 

李世伟

通过《财务分析与估值》课程的学习,我深感财务分析绝非简单的数字处理,而是一门综合了商业洞察、逻辑推理、风险识别的艺术。陈欣教授通过通过十多个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案例,将枯燥的数据与真实的商业世界紧密相连。

课程中,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业侦探”,带领我们层层剥开财务报表的外壳,深入剖析不同企业的战略定位、行业竞争和运营效率,引导我们思考数字背后的故事,去理解管理层的决策动机。无论是成功企业的卓越之处,还是问题企业的风险征兆,都能通过他的讲解变得清晰透彻。

 

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于2002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生,批准证书编号:MOE61HK1A200203940。项目学制两年,每年招生150人。

经过20余年的精心运营,该项目的卓越品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高度的声誉,目前已招收学生1755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预约咨询

免费课程试听

每月仅5席

与在读学员零距离交流。

真切感受课堂氛围,名师风采。

申请专享MBA、MFM、MEI试听课。

为保证小班教学质量,体验席仅设5席,火速预约吧!


Top